淺談運動性疲勞 (下)
SPORTS SCIENCE
5/17/2021
上一篇和大家探討了其中一些可能引起運動性疲勞的原因,包括肌肉內環境酸化、腸胃不適、低血鈉症、缺水/體溫過高等等,今日繼續同大家探討餘下的原因:
肌肉受損、痙攣和疼痛
運動時,肌肉會不斷進行延展與收縮,在肌肉上造成無數的小損傷,並開始產生發炎反應,這些肌肉受損會導致短暫的肌力下降及產生痛楚。
中樞神經系統(CNS)功能受影響
在進行長時間高強度運動時,因為骨骼肌內的醣原耗盡而使用支鏈胺基酸(BCAA)提供能量,同時亦會將單磷酸腺苷(AMP)進行脫胺基作用(deamination),結果導致大量的阿摩尼亞(Ammonia)釋放,阿摩尼亞能夠穿越血腦屏障(Blood-Brain Barrier)在腦組織中累積,影響認知功能和活動能力。除此之外,中樞神經系統疲勞可能與神經傳遞物質的改變,尤其是血清素(Serotonin)、多巴胺(Dopamine)和去甲腎上線素(noradrenaline),和促發炎因子(Pro-inflammatory cytokines)有關。運動持續時間及環境溫度會直接影響這些神經傳遞物質的改變,而促發炎因子會引起疲勞感覺同時亦會影響神經傳遞物質的產生,不過仍然需要再進一步的研究。總括來說,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影響會增加運動自覺強度(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, RPE)。
肌肉內能量(醣原/肌酸)耗盡及低血糖現象
一般而言,儲存在肌肉內的肌酸(PCr)能夠維持10秒最大力量輸出,在理想情況下在大約2–4分鐘內完全恢復,不過運動中如沒有足夠恢復時間就另作別論。此外,肌肉內的醣原會因持續長時間運動而減少,加上運動中途沒有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,就有機會將肌肉內的醣原耗盡,出現低血糖情況,導致運動性疲勞。
基本上已經列出現時科學界對運動性疲勞的理解以及引起的原因,下篇便會和大家探討運動人士如何透過針對性的營養介入,避免或減低運動性疲勞的出現,從而提升運動表現和延長運動時間。
📚Phillips, S. (2015). Fatigue in sport and exercise.
📚 doi: 10.1126/science.aau2093
📚 doi: 10.1186/s12970-018-0242-y
© Kelvin Hau Performance Nutrition 2024 | All Rights Reserved | Privacy Poli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