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酸無罪: 背上污名的無間英雄

SPORTS SCIENCE

3/22/2021

「三年之後又三年,三年之後又三年,就幾十年了,仍然要繼續背負污名嗎?」一直以來,乳酸這位無間英雄背負著導致運動後的肌肉疲勞、酸痛、痙攣的污名,令運動教練、運動員、體育教師,甚至一般大眾對乳酸嗤之以鼻,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
因為歷史的誤解,普遍認為肌肉疲勞、酸痛和其他身體不適是由乳酸所引起的,甚至覺得乳酸是沒用的代謝廢物,然而當我們細心留意乳酸及能量(ATP)產生的生化反應,就會知道乳酸不單是廢物,更是幫助運動表現的功臣:肌肉內環境變酸是因為氫離子(H+)釋放而導致酸度增加,繼而引起運動疲勞,在糖解的生化反應當中,需要使用能量ATP,同時會釋放出氫離子,引起酸度的改變,相反乳酸本身的化學結構並不能釋放氫離子,其次是合成乳酸的反應當中是需要氫離子的加入。因此,乳酸非但沒有增加肌肉內的酸度,反而是降低酸度並且延長運動時間。此外,大約有75%的乳酸在運動中為肌肉及腦部提供能量,而在運動之後乳酸會運送到肝臟轉換成葡萄糖,以填補在運動中失去的醣原儲備,所以乳酸一般在運動後約1小時之內會從肌肉內移除,並不會造成肌肉酸痛,而這個路徑稱為科氏循環(Cori Cycle)。

那真正導致肌肉疲勞、酸痛和其他身體不適的原因是甚麼呢? 運動中產生的痛楚和不適,可能與肌肉收縮的物理性壓力及化學物質(如氫離子)刺激肌肉內的痛覺神經有關,至於運動後2–3日的延遲性肌肉疼痛(DOMS),應與運動後因肌肉結構出現微創傷所引起的發炎反應、肌肉內水腫及由荷爾蒙引起的痛覺神經過敏有關。一般來說,延遲性肌肉疼痛除了可以透過物理方式舒緩外(動態伸展或冰袋),亦可透過營養方式介入,留待日後再探討。

📚 Phillips, S. (2015). Fatigue in sport and exercise.